时间:2017-2-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花菇形成的生理基础

  花菇的形成并非由香菇的遗传特性来决定的,花菇的形成是由香菇菌丝所处的生理状态、菌盖细胞分裂特点及菇蕾所处环境条件决定的。生产上要培育出花菇,必须首先长出香菇菇蕾,而香菇菇蕾的产生条件是菌丝必须达到生理成熟。

  2、花菇形成的环境条件

  (1)湿度因素:空气相对湿度场地湿度基质含水量;

  (2)温度因素:保持最适温度,通常在10℃~15℃;

  (3)光照因素:适当逐步增强光照;

  (4)通风:轻微的风速流动对花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3、菌袋如何转色

  (1)发菌温度保持在18℃~25℃之间,促进菌丝分泌色素;

  (2)转色前进行遮光,后期给予一定的光照度,以二阳八阴为好,不能太强;

  (3)根据所选的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不同的转色管理;

  (4)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菌丝吐出黄水多时,要刺孔导水,使菌皮厚度均匀一致,并防止局部菌

  体自溶,有效调节料内含水量,促使转色正常。

  4、菇蕾期管理

  (1)低温变温催蕾:人为拉大温差、干湿差刺激菇蕾形成。温度维持在10℃~20℃,同时给予一定的散色光;

  (2)割袋护蕾:割袋现蕾要及时,通常在菇蕾直径达12.5px~25px割袋为宜;

  (3)蹲蕾疏蕾:菇蕾直径达1厘米时,应行蹲蕾促壮。降低温度在8℃~10℃、保持湿度在65%~70%,经3天~4天的缓慢生长,形成柄短、盖圆的壮蕾。每袋留大小一致的6个~8个菇蕾。

  5、花菇培育条件的控制

  (1)适时催花:当菌盖直径达50px~75px时,是花菇培育的良好时机;

  (2)控制温度,拉大温差:通过菇蕾期对温度的控制,控制了花菇的生长速度,使其不至于过快开伞,对厚肉花菇的形成极为有利;

  (3)控制湿度,拉大干湿差:菌袋含水量控制在50~55%,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0~70%;

  (4)增加光照:阳光辐射不强时,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有效地增加花菇白度,提高花菇等级。

  6、如何提高花菇产量?

  (1)选择适合本地用种,如平泉县常选用品种栽培

(2)每个菌袋菇蕾不宜过多,有选择地留6朵以下;

(3)适时割袋,保证菇形好;

  (4)降低湿度,加强通风;

  (5)降低温度,棚温在18℃以下。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白癜风的治愈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