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8-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多年来,王相刚先后与省林科院共同完成鉴定“袋料栽培黑木耳优良品种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课题,成为吉林省最早的一项黑木耳科研成果,把袋料栽培黑木耳从“吊袋出耳”技术转向“地摆露天出耳”,获得省长白山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推广黑木耳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王相刚发现,下地出耳阶段感染绿霉菌,不出耳导致栽培失败,是袋料栽培黑木耳中的一大顽症经过潜心研究,他终于发现黑木耳三大生物学特性,研制发明了“流耳必治”、“菌王”和“菌类脑白金”,破解了袋料栽培黑木耳不成功、产量低、易感染杂菌、不出耳、流耳的难题,让袋栽黑木耳100%成功出耳成为现实去年,王相刚又成功研制出“四位一体”液体(育种)发酵罐,并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木耳食用功效专利,再一次把蕈菌(食用菌)育种技术推向了新的技术领域与此同时,他用3年多时间编著的75万多字的《蕈菌学》终于完成,总结出“微生态的循环法则才是蕈菌(食用菌)产业的核心技术定律”面对成绩,王相刚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对记者说:“现在还有很多难关没攻克,我要不断开发新品种,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2001年,他又与中国菌物学会会长李玉共同完成“北方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他与李玉发明“一级菌种商品化保藏(繁育)技术”,改变了200多年用棉花塞做试管塞、用冰箱才能保存菌种的技术工艺同年,王相刚当选为敦化市食药用菌协会会长,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聘为特邀研究员2005年,他与李玉审定完成吉林省有史以来的5个木耳形态特征食用菌新品种,并在黑龙江省创办了牡丹江明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15万多元在黑龙江东宁县和牡丹江市成功举办了两届丰收2号黑木耳品种种植状元表彰联谊大会

王相刚出生在敦化市黄泥河镇五人班村1981年,他父亲开始人工栽培木耳,当时只能靠天吃饭看到家人因木耳发霉腐烂而伤心失望的场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好菌种作为家里的老大,他必须挑起生活重担于是,他一边干活,一边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不久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食用菌大王”1994年,王相刚参加了成人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工学院大学毕业时,正逢长春市人才市场举办“供需洽谈会”,本应回到敦化市乡企局的王相刚不顾同学劝阻,应聘到长春荣福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做业务,不久被调木耳的栽培到福敦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驻成都办事处工作在村民眼里,王相刚成为“成功人士”,但他始终无法忘却儿时的梦想1998年,他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创办了吉林省林科院敖东食用菌研究所2001年,成立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他只有初中学历,却自学考上大学,收集整理编出75万多字的《蕈菌学》一书,成功地把木耳栽培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他研究出5个木耳新品种,获得3项国家专利,获得过两次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束了我省无自主研究食用菌品种的历史;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却影响和带动农户达到60多万户,袋栽木耳达到了300多亿袋,产值高达600多个亿他就是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相刚


白癜风在线咨询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