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泉镇解家岭村,一朵朵白色“小木桩”引发了附近不少村民的好奇。一阵大雨过后,漆黑的木耳快速钻出菌包,村民们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传说”中的黑木耳。在咱岭泉习惯种小麦花生的黄土地里长出了黑木耳还是新鲜事。 (黑木耳菌包整齐排列) 大官庄村的孙运强和小沟头村的梁永华是村里的“能人”,一个原来做钢结构一个在东北务工,近两年来市场不景气,两人都纷纷打算另谋出路。梁永华在东北务工时,曾有过种植黑木耳的经历,种植黑木耳成本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而瞅准农业发展好时机,孙运强也想试试,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去年成立了昊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黑木耳育菌室) 经过了简单地考察,有了前期的储备,年两人在解家岭流转了70多亩地。第一年冬天,刚建的菌种培育室设备有限、时间紧,只栽种了15亩。今年五月,15亩地的黑木耳成熟了,一朵朵的木耳整齐排列,黑压压的一片,甚是好看。 (大雨来临前工人给菌包盖上“棉衣”) 梁永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黑木耳种植成熟期较短,头年冬天在菌室内培育菌包,来年清明节前后栽种,如果雨水充足、气温正常,只需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木耳便成熟。期间,不需要施肥、除草、打农药,全程无公害、无污染。1亩能产-斤木耳,种植得好甚至能产一千七八百斤。黑木耳种植过程简单、易操作,一个普通劳动力一年种两三亩黑木耳绰绰有余。木耳采摘后,土地可以再利用,丝毫不耽误秋季种植一季作物。“从今年市场看,非常可观,基本上供不应求。冬天我们打算把70亩地都栽植,争取明年成规模。” (黑木耳即将成熟) 附近村民看见了黑木耳种植的效益,不少人跃跃欲试。今年,合作社计划在“田间课堂”举办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从菌包制作、制种、养菌、出耳以及管理、采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有意愿种植黑木耳的农户深入讲解了菌包入地前的准备工作和黑木耳管理、采收、晾晒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育一批技术能手。 (工人正在采摘木耳) 近年来,为了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岭泉镇把握全县“村社共建”发展契机,依托优势资源,科学探索,通过实施共建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用品农资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等“村社共建”项目,大大促进了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文字来源:时萌图片来自:时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