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筹办全国首家灯饰博物馆 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进程中,记载城市历史发展步伐的行业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11月20――21日,参加广东省行业及民办博物馆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聚集“中国灯饰之都”的中山古镇,为中国第一个灯饰博物馆――古镇灯饰博物馆的筹建出谋献策。中山行业博物白癜风的症状馆特点显现如果说博物馆是现代城市的“名片”,那末,在如何办好博物馆上就必定存在着竞争。尽人皆知,相对与中原地区来讲,中山并不是一个文物十分丰富的地方,正如中山市文化局局长郑集思所说:“当了七年文化局局长,挖了两个墓,拿出三个碗。”明显,建设传统博物馆,中山的文博事业没有先天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中山的博物馆事业将碌碌无为。翻开中山的近代史,中山曾有着灿烂辉煌的一页,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辈出。如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国第一位洋博士容闳、《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朱慕菲,近现代范围最大的中国四大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的开创人马应彪、郭棣活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中山文化部门以一种敞开的思想观念和与时俱进的观点,将中山的文博事业定位于明末清初,定位于以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特点,建设有特点的行业类博物馆。目前,中山已有翠亨中山民俗博物馆、3乡胡蝶博物馆、五桂山蜜蜂博物馆、东凤百家名人字画博物馆4家行业博物馆,而中山商业博物馆、古镇灯饰博物馆、盛行御宝轩明清家具博物馆、大涌红木雕刻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正在建设中。走出局限,发挥特点,形式上不求最大,但求特点,走小型、多样、系列、特点的博物馆建设之路。并借助它的气力,提升市民的文化品位、城市文化内涵,和经济的质量。这是博物馆事业的未来方向。古镇灯饰博物馆当五彩缤纷的灯饰风行世界之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国是国际灯饰最大生产国之一;而细觅本源,更是发出这样的惊叹:引导中国灯饰行业发展的并不是是哪一个大都市,而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灯饰名镇―――古镇镇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权威人士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价:国际灯饰看中国,中国灯饰看古镇。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是成功举行两届灯饰展览会以后,精明的古镇人已将昔日落后的农村小镇建设成为“中国灯饰之都”。在第一届灯饰展览会结束以后,善于“经营城镇”的古镇镇委、镇政府就有了建设灯饰博物馆的想法。在举行了两届灯饰展览会以后,将灯饰的生产与文化结合起来,用文化提升古镇灯饰这1特点经济发展意念,愈来愈渗透于古镇人心中,在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古镇灯饰博物馆的准备加快了步伐。如今,经过数易设计方案,古镇灯饰博物馆所在的建筑――古镇“灯王”已有了雏形。作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灯王”的高度达203米,全部建筑的外形就是1盏古老的煤油灯,底下三层则就是灯饰博物馆。采访中,古镇镇的杨荣建副镇长告知,对灯饰博物馆,古镇镇并不是将其视为单纯的文化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它的旅游观光功能和商贸博览功能,推动古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尽显古镇“这盏灯”的魅力。与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相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办博物馆的热潮也随之而来,和国家对行业博物馆与民办博物馆建设的支持、鼓励,使得行业和民办博物馆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发展前景。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邓炳权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行业博物馆灵活多样的特点更容易办出特点来,更有后发优势。但是,如何避免“养在深闺人未识”,或是“门庭冷落车马稀”,走好“建馆”和“养馆”的路,让其可持续发展下去,是目前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对古镇灯饰博物馆的建设,邓炳权会长说道:古镇镇灯饰行业冠中华,集全镇之力筹办灯饰博物馆顺理成章,由此也可看出古镇镇文化建设的大手笔。同时,他认为,古镇灯饰博物馆,扣紧灯饰文化主题大有文章可为。在摆设内容、艺术设计、建筑造型、室外环境、室内装修、家具摆设、宣扬手法等方面宜处处强化文化色采,将有别于一般大型灯饰店铺与灯饰大市场,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在如何规范、增进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讲话中也指出,古镇灯饰博物馆的建设,要摆脱局限,突出专业特点,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和引入,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开放的眼界将古镇灯饰博物馆建成行业博物馆的耀眼明珠。 来自:中山文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