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海参性温,(《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富含胶原蛋白、18种氨基酸以及钙、钾、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包括特有营养成分酸性粘多糖、海参皂苷、海参素等,根据《中医大辞典》记载海参的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治精血亏损、虚弱劳祛、阳痿、梦遗、肠燥便艰。”养生功效十分显著。

每百克海参含有:

热量(大卡)78钠(毫克).9钙(毫克)镁(毫克)硒(微克)63.93胆固醇(毫克)51钾(毫克)43磷(毫克)28蛋白质(克)16.5铁(毫克)13.2维生素E(毫克)3.14碳水化合物(克)2.5锰(毫克)0.76锌(毫克)0.63脂肪(克)0.2烟酸(毫克)0.1铜(毫克)0.05维生素B2(毫克)0.04维生素B1(毫克)0.03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可以分为2大类。一是提供人体所需氨基酸,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就是最基本的补养作用。二是修复再生功能,帮助机体恢复正常生理机能。例如快速使伤口愈合、修复多年受损的胃肠、修复免疫系统、修复胰岛、恢复造血功能等等。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海参不仅适合身体欠佳的朋友服用,而且对于没有任何健康问题的人来说,食用海参也能达到滋养的功效。

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功似人参,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抑制肿瘤、延缓衰老之功。

健脑、益智、长寿——海参含有18种氨基酸,牛磺酸、胶原蛋白、粘多糖、硫酸软骨素、皂苷、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份,具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等功效。

生血养血和促进钙质吸收——海参角蛋白具有促进红骨髓造血功能,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含有天然活性钙,其补钙效果是其他食品无法比拟。

预防心血管疾病——海参岩藻多糖能够降血脂,抑制血液凝结,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肝炎患者及中老年人,长期坚持食用海参,对缓解病症和治疗有良好效果。

抵抗肿瘤细胞——硒元素等抗氧化剂是抗恶性流感、防止人体衰老、防治肿瘤的重要元素。海参皂甙抑制肿瘤,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长期食用后明显不易感冒、不易得病。

补肾益精、滋阴养血——海参所含特殊活性物质精氨酸,是构成是男性精细胞的主要成分,延缓性腺衰老,抗疲劳、抗衰老、补益肾精作用明显。海参中的活性元素,对改善和调理女性内分泌,促进体内良性循环都有很大的帮助。

孕产妇的保健——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的营养保障,增强体质,快速有效恢复体能和体力;并能为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丰富的脑黄金物质,有效避免婴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生。

提高免疫力、记忆力——海参中所含的丰富的蛋白质、精氨酸等能预防疾病感染,调整机体的免疫力,对感冒等传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功能。海参中的精氨酸对神经衰弱有特殊疗效,所以食用海参对改善睡眠有明显作用。而海参中烟酸、钙、牛磺酸、赖氨酸等元素能帮助改善大脑疲劳、增强记忆能力。

海参的简单吃法

1.海参粥:作为早餐海参可以切碎熬粥,在做海参粥前先把米粥熬好,然后把切碎的海参放进粥里,同时加入少量的盐和糖,适量的姜丝,再熬5分钟后就可以出锅。海参粥保留了海参的营养,加入姜丝更有暖胃的作用。这种吃法比较适合平时吃海参的老年人,不但营养吸收好,而且口感比较柔和,也不会伤胃,对于老年人的体弱虚寒、产后虚弱的产妇或者术后需要进补的人群大有好处。

2.海参鸡蛋羹:将海参与少量木耳切碎后放入搅拌好的鸡蛋中蒸蛋羹,具有很好的滋阴养血效果。

3.蘸食:每早食一个,可蘸蜂蜜和白糖(糖尿病患者不建议使用该种食用方法),也可放入牛奶中送服,常年坚持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润参记纯淡干海参发制方法

备注:干海参发制的过程中所用容器不得有油。

发制步骤如下:

1.泡。用纯净水泡48-60小时。水温最好在0-8度之间,可以直接放置于冰箱冷藏柜。每8-10小时换水一次。

2.干海参泡软后用剪刀沿海参腹部开口处剪开口去牙(沙嘴),并洗净。

3.煮。水开后下入泡好的海参,开锅后再调至小火保持水微开的状态下煮40-60分钟,煮好后自然放凉。(煮的时间可根据海参的手感以及个人喜好的口感适当调整)。

4.泡。用纯净水将煮好的海参泡24-48小时,放置于冰箱冷藏柜(0-8度的适宜温度)。每8-10小时换水一次。

泡发好的海参如一次食用不完,请直接将海参装盘速冻,置于冰箱冷冻柜保存,待再吃时解冻后即可食用。

临沂市兰山区川海商贸有限公司(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兰山路交汇向北米路东)提醒您:为了您的健康,请选择食用纯淡干无糖海参。









































如何区分肠胀气与肠套叠
一条毛巾就能丰胸轻松涨胸不长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