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木耳唱片推荐6——世纪之交的新维也纳

可能再没有哪个两百年中能像19-20世纪那样地“狂飙突进”了。

马勒GustavMahler

(7July–18May)

策姆林斯基AlexandervonZemlinsky

(October14,–March15,)

勋伯格ArnoldSch?nberg

(13September–13July)

这三位是处于世纪之交最重要的维也纳作曲家,尽管他们三人在作曲风格上完全不同,三人却通过演出的相互支持而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年马勒首演了策姆林斯基的第二部歌剧,年策姆林斯基在维也纳安排了勋伯格《升华之夜》的首演,勋伯格也在策姆林斯基门下学习过和声,年马勒早逝后,勋伯格发表大量关于马勒作品的文章并指挥多场马勒的交响曲,以及,勋伯格娶了策姆林斯基的姐姐。

MDG出版了这样一张三位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拼盘,维也纳钢琴三重奏演绎中正,MDG的录音则一向温润大方,极其耐听,在此推荐。

这三首作品虽说都不是作曲家最鼎盛时期的产物,却都属于我特别喜爱的一类艺术风格——在保持整体气质与气氛的框架下尽可能的波澜起伏、张弛有度、包罗万象(自认为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都属于此类)。

(策姆林斯基)

策姆林斯基的三重奏,可以是由单簧管、钢琴、大提琴组成的单簧管三重奏,也可以是标准的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形式演出,而我偏爱钢琴三重奏。

两件音色相近,音域却又没有交集的乐器,与一件音域和两者都有交集而音色却风马牛不相及的乐器,碰撞出的是我认为最动听的室内乐组合。

策姆林斯基的三重奏当年获得了由勃拉姆斯捐款的维也纳大音乐家协会三等奖,该作品也受到来自勃拉姆斯本人的好评。这部作品也确实有着浓厚的勃拉姆斯味。贯穿全曲的忧郁的主题带给听众极强的整体感,却又无时无刻透露出新的灵感,标致的三乐章结构,加上策姆林斯基成功地将钢琴与提琴水火不容的音色巧妙的配合揉搓在一起,这成了我最喜爱的一部三重奏作品,百听不厌。

(勋伯格)

《升华之夜》是最容易欣赏的勋伯格的作品了。这部勋氏早年调性时期,充满叙事性诗性的室内乐作品,最初以弦乐六重奏的形式呈现给听众,之后由作曲家本人再改写成了给大型弦乐团演出的作品(此类经典的作品还有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变形》)。

这张CD中收录的是后人的钢琴三重奏改编版,听感上与两个原版差别较大,不过对于喜欢钢琴三重奏的乐迷来说,绝对是不容错过的录音。

这首单乐章室内乐作品可谓德国诗人理查·戴默尔的抒情诗集《女性与世界》中第一首同名诗的完美音乐复刻版,整首作品可以按速度表情分为五段,对应原诗。

《升华之夜》来源于网络徐家祯译

有两个人在光秃而寒冷的树林中散步,

月亮伴随着他们;他们也注视着月亮。

月亮移过高耸的橡树——

只有黑色的树枝把天空划破,

没有云彩遮掩天空的亮光。

这时,传来一个女人说话的声响:

我怀着一个孩子,可他不属于你。

在你身边走着,我感到了自己的罪戾。

我再也不会相信幸福,

因为我已严重玷污了自己;

但是我强烈地渴望生命,

渴望做母亲的责任和欣喜;

于是我敢于,抖索着,

将我自己

投进一个陌生男人的怀里,

还以为自己的做法会得到主的佑庇。

而现在,生活开始了它的报复,

因为,哦,你哪,现在我已遇见了你!

她踉踉跄跄地继续往前,

她仰头眺望,月亮正紧随不放。

她阴暗的目光,淹没于月色的光亮。

这时,传来一个男子说话的声响:

别让你怀着的孩子,

成为你灵魂的负担;

哦,看呀,宇宙间一片微光闪耀,

这儿的一切都光辉灿烂!

你与我一起在冰冷的洋面上飘荡,

可一股共同的暖流却在我们之间往返;

从你到我,从我到你,

于是那陌生的孩子也就得到形变;

你将为我怀着那孩子,因为他也与我血肉相连。

你为我带来了荣耀,

你把我也变成孩子一般。

他把手放在她结实的腰上,

他们在微风中亲吻,

两人在暮色中漫步,夜空明净而高朗。

勋伯格的《升华之夜》简直就是一部勃拉姆斯式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一部分末带有少许不和谐地紧张地向上爬升中,大型弦乐团版中浓厚的音响碰撞爆发出的激情,抽丝般带走听众呼吸的织体,最终化宁静与明亮,全曲的题材与气质……勋伯格与《特伊》联系,是否冥冥之中预示着勋伯格能把瓦格纳在《特伊》中推敲以及少许打破的调性进一步地、更彻底地、更随心所欲地使用,创造他的“十二音序列”。

(勋伯格自画像)

马勒的这部仅剩一乐章的钢琴四重奏,此版中演绎时长9’16。9’16对马勒动辄写一两个小时鸿篇巨作的人来说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尽管比起马勒的交响曲与歌曲,这部马勒仅存的早年作品和室内乐作品的上演频率实在是太低,不少乐迷甚至是通过《禁闭岛》这部电影才了解到它,但仅这一乐章体现出极高的整体感和完成度,足以证明它是一部极优秀的室内乐作品。

马勒的交响曲以其庞大的编制、复杂的织体、以及后人近乎神话的神秘解析,在新乐迷眼中形成了一个不易接触,甚至是对其充满偏见的高逼格艺术品的形象。如果你面对马勒第三反人类的时长、马勒第六近乎偏执的对抗、马勒第七绚丽璀璨的对位技巧、马勒第八逼近鼓膜阈值的音量无从下手,却又想尝试马勒的作品,为何不从这首钢琴四重奏下手呢?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